化学工程学院2014届毕业生就业率创近七年来新高

发布时间:2014-07-01发布人:化学工程学院浏览次数:870

    据学校学生就业指导中心提供信息,截至6月30日,化学工程学院2014届毕业生就业率已达94.54%,其中本科生就业率93.85%,研究生就业率为96.28% ,总体就业率创下自2007年近七年来新高。

    学院2014届毕业生人数为952人,较去年增长了57人,是历年之最。在被称为“更难就业季”的2014年,化工学院就业工作“早动手,练内功”,以毕业生“多就业,就好业”为工作落脚点,把就业工作做细、做实、做到位,决不落下任何一个有就业意向的毕业生。

    学院一直非常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将就业工作视为“关爱学生”价值追求的重要体现。在2014届的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学院主要开展了五方面的工作:

    一是全员参与,工作有热度。学院成立以院长、书记为组长的学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完备的学生就业工作保障制度,形成了“全院动员、全员参与”的毕业生就业工作良好局面,全力推进毕业生充分就业,实现了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稳步提升。

    二是积极拓展市场,工作有广度。设立了企业奖学金20余万元;设立了就业实践基地总数22个;积极拓展了海外留学项目;与延长集团开展了订单合作,25名学生顺利进入延长集团工作;发挥教师的助推作用,动员校友企业到校招聘;支持学生到企业参观实习,进行就业预热。

    三是全程化就业指导,工作有深度。重视辅导员就业指导队伍建设,3人参加KAB创业教育培训,4人参加高校职业规划教学TTT认证培训,3人参加高校教师职场必修课UCC培训,3人获得全球职业规划师(GCDF)资格,1人取得职业生涯规划教练BCC资格认证,3人担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大学生就业指导公选课教师。分年级、分层次开展了职业规划教育、职业发展教育、求职技能教育、职前适应教育,形成了“就业前指导,为学生就业热身;就业中服务,为学生提供就业支持;就业后传承,总结经验教训再提高”的一体化就业指导工作格局。

    四是细致化服务,工作有温度。实现了就业工作的“六个一”,即:建立一支教工和学生共同组成的就业队伍、辅导员做好每一次招聘会参会学生的参会组织工作、第一时间发布就业信息、第一时间统计就业率、与就业困难学生“一对一谈话”、为困难学生申请一次就业补助(共计112人,发放补助11万余元)。《学院学生工作通讯》每期发布化工学院总体就业率及排名情况、各专业就业率及排名情况,每周通报至院系领导、研究生导师及各专业班级。

    五是开拓就业视野,工作有高度。2014届级毕业生中,有26人出国留学;有3名学生参加国家CSC优秀本科生项目。马合萨提•胡安拜和夏政2名同学入选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全校共6人)。

    2014年,毕业生就业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好成绩,但还有52名学生未能实现充分就业(其中本科生42人,研究生10人),主要原因有:个别学生对就业的期望值过高(10人);专业地域限制就业(15人);女生就业困难仍然存在(6人);个别学生欠学分等学业成绩较差影响就业(12人);少数民族学生就业难度较大(9人)。2015年,学院将继续把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大事来抓,重点通过积极开拓就业市场,加大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做好毕业生毕业后跟踪服务等举措,保质保量完成毕业生就业工作。

【作者:李广磊   审核:】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