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第三届化工安全人才培养研讨会在杭州圆满召开。本届研讨会由437ccm必赢国际和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安全类专业认证委员会联合主办,中国石油大学(华东)437ccm必赢国际和安全环保与节能技术中心承办。会议集聚了天津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常州大学等10余所高校和中石油、中石化、万华化学等相关企业,共30余家单位60余名政企界领导和专家学者参加会议。会议由437ccm必赢国际教务处处长侯影飞教授和437ccm必赢国际陈强副教授主持。
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党委副书记、副理事长王浩水为研讨会致辞。他强调化工行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但其高风险的特性一直对安全管理提出了严峻挑战。国家安全治理的重点已经从事后处理向事前预防转变,而这一转变的核心在于人才。人才是推动化工安全管理水平提升的根本动力,因此,化工安全人才的培养,既是国家战略的需求,也是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党委副书记、副理事长王浩水致辞
研讨会上,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安全环保与节能技术中心主任、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化工过程安全管理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赵东风教授、437ccm必赢国际副院长刘义教授做了题为“化工安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的报告。他们介绍了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在化工安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的探索与实践,强调了跨学科、实践性和国际化在提升人才综合素质中的重要性。浙江工业大学、天津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常州大学、华北科技学院、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和青岛科技大学与会专家分享了各自高校在化工安全人才培养和课程建设方面的经验。
与会嘉宾做报告
主题报告后,来自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应急管理局、中海油、烟台万华、山东石油化工学院等企事业和高校参会人员分别针对本科层次化工安全人才培养经验、化工安全复合型人才高级研修班建设良好实践、人工智能背景下化工安全人才培养体系优化等议题开展主题研讨。与会人员围绕不同主题深入交流,分享了企业对化工安全人才方面的要求以及高校在化工安全教育方面的创新实践与成功经验,探讨了如何提升学生的实操能力和安全意识,介绍了将理论与实际案例相结合的授课模式,为行业培养具备高素质的化工安全人才提供了充分参考。
作为全国化工安全人才培养领域的重要交流平台,本次会议不仅汇集了来自高校、企业、政府的专家学者和领导,还为化工安全教育、人才培养与管理模式的创新提供了宝贵的意见和实践经验,为进一步完善我国化工安全复合型人才培养框架奠定了坚实基础。